浪潮云帆道路检测智能体V3.0正式发布
近日,浪潮企业云正式发布浪潮云帆道路检测智能体V3.0,围绕道路、桥梁、隧道、边坡等交通业务场景,提供高效采集、精准识别、智能分析等应用,构建起“采-诊-治”全流程闭环的一体化病害管理体系。
截至2023年底,我国公路通车里程544.1万公里,桥梁108万座,总长度9.5万公里,隧道2.7万座,总长度3万公里,约60%的交通基础设施已接近或达到其设计使用寿命,大交通行业正在从大规模建设向大规模养护转型。
浪潮云帆道路检测智能体,面向交通市政部门、机场高速、检测养护公司,能够自动检测标注包括道路、桥梁、隧道在内的各类交通基础设施表观和结构病害情况,并自动生成规范的巡检报告,使能道路巡检常态化,确保养护工程的技术管理规范化,推动施工标准化和质量控制。
浪潮云帆道路检测智能体具备以下四大行业功能:
更精准的数据采集,目前道路病害的数据采集普遍存在采集数据慢,采集量少,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,使病害识别率大幅下降,影响后续治理。云帆道路检测智能体配备道路病害、隧道衬砌、光纤监测机器人、病害巡检无人机等精准采集设备,提供道路表面病害、道路地下病害、隧道裂缝、隧道空洞等检测功能,同时具备桥梁运行状况、边坡位移变化等实时监测功能,集成了三维阵列雷达、分布式光纤、智能传感器等多种先进设备,使病害采集效率大幅提高,为后续病害识别提供更精准的数据。
更快速的病害标注,病害标注大多数是由人工来标注,速度慢,主观性强,标注质量参差不齐,云帆道路检测智能体提供自动表观病害识别、内部结构病害识别等功能,内置图片、视频、雷达波形等数据预处理、病害识别等算法模型,使标注的数据精准度大于90%,大大降低了人工标注的时间成本。
更全面的病害分析,当前病害分析大多停留在表面数据分析,病害分析不直观,而云帆道路检测智能体提供道路与隧道的30余种病害成因分析、病害发展推演等功能,并具备异常数据即时预警报警功能,提供3D重建、孪生定位、仿真推演等功能,内置智能三维算法模型,可基于二维图像实现三维立体重建,能够直观的展现病害生成过程,使病害成因可视化。
更方便的病害治理,当前人工出具病害报告时间周期长,而云帆道路检测智能体提供养护问答、报告书写、自动检查等功能,内置行业知识图谱,可输出根因分析、病害趋势、治理建议等内容,能够在10—15分钟内出具更专业的病害报告
未来,浪潮云帆道路检测智能体将持续迭代升级,深化与行业检测要求的结合,为道路检测行业提供更智能、更高效的病害检测工具;浪潮企业云将与更多企业携手合作,共同推动道路检测数字化转型,为道路健康发展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