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承销烟精神 共建无毒校园
在历史的长河中,有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,那便是林则徐“虎门销烟”的伟大壮举。今年是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40周年,其“虎门销烟”的壮举是中华民族禁毒斗争的巍峨丰碑。为深切缅怀先贤伟绩,弘扬其爱国主义精神,并将其蕴含的禁毒理念深度融入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,渠县紧抓秋季开学契机,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以“传承林则徐精神,争做无毒少年”为主题的“开学第一课”系列禁毒宣传活动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历史与使命交融,强化思想引领
活动伊始,宣传民警走进校园,以林则徐的生平事迹与虎门销烟的历史壮举为开篇,通过图文资料,向同学们深刻阐述了鸦片等毒品给近代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,以及林则徐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的爱国情怀与坚决彻底的禁毒决心。活动现场,民警强调,林则徐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“禁毒先驱”,其行为体现了对国家、对民族高度的责任感,这与今天公安机关依法打击毒品犯罪、保护人民身心健康的职责使命一脉相承。通过将历史与现实连接,引导学生认识到禁毒是一场持续的民族斗争,理解和支持禁毒工作,从小树立“禁绝毒品,人人有责”的社会担当。
知识与警示并举,传承销烟精神
在弘扬历史精神的同时,禁毒民警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将宣传重点聚焦于当前毒情形势和现实危害。民警们利用精心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和禁毒教育片,向师生们系统讲解了什么是毒品、毒品的种类(特别是善于伪装的新型毒品)、毒品的巨大危害以及国家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法律法规。课堂上,民警通过仿真毒品模型,让师生们“零距离”辨识毒品的真面目,尤其揭秘了一些伪装性极强的新型毒品,极大提升了师生的识毒、防毒能力。同时,民警还结合本地及全国由公安机关侦办的典型青少年涉毒案例,以案说法,深刻剖析毒品如何引诱、侵害青少年,以及吸食毒品后对个人、家庭、社会造成的无法挽回的后果,带来极强的震慑力和警示教育效果;并明确告知师生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》 等法律法规,强调国家对一切毒品违法犯罪活动“零容忍”的坚定立场和强大打击能力,筑牢师生们的法律红线意识。
互动与体验结合,巩固宣传成效
民警向师生发放禁毒宣传手册、书签等资料,鼓励学生成为“家庭禁毒小讲师”,将所学知识带回家,扩大宣传覆盖面。为提升禁毒宣传警示作用,公安民警还邀请学生参观强制隔离戒毒所,实现“警示 教育 感悟”于一体的综合性预防教育。
此次“开学第一课”禁毒宣传系列活动,覆盖全县100所中小学校,直接受教育师生达1.3万余人次。 活动成功将历史英雄的禁毒精神与新时代公安禁毒工作深度融合,不仅提升了青少年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防范能力,更展示了国家厉行禁毒的决心与力量,为构建无毒校园、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,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。
共建无毒校园,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。通过举办禁毒知识竞赛、演讲比赛、手抄报展览等活动,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,在学习中成长。同时,要加强与家庭、社会的合作,形成禁毒的强大合力。家庭要关注孩子的成长,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引导;社会要营造良好的禁毒氛围,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。下一步渠县将继续创新宣传形式,深化警校合作,持续推动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常态化、机制化,坚决筑牢,校园禁毒防火墙,为青少年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!
(王果 蒋德军)